2025年4月4日 星期五

將社會住宅打造為臺灣居住的優良指標

 

內政部:導入地震監測系統及新式工法 打造永續社會住宅

內政部積極推動「百萬租屋家庭支持計畫」,涵蓋社會住宅興建、租金補貼及包租代管,其中由中央興建的「安居‧好室」社會住宅,目前已有3萬多戶符合1級能效標準,並導入地震監測系統,兼顧減碳與防災,致力將社會住宅打造為臺灣居住的優良指標。

為響應2050淨零碳排,中央新建的「安居‧好室」社會住宅已全面取得新建住宅能效標示1級,目前全國已有92處基地、總計3萬多戶符合此標準。此外,社會住宅在設計階段,皆取得銀級以上綠建築標章、合格級智慧建築標章,並導入建築資訊模型(BIM)提升設計精準度。

在施工與建材應用上,「安居‧好室」社會住宅也積極採用綠色工法,目前已累計5處採用預鑄、18處採用整體衛浴,以及逾50處採用系統模板,不僅縮短工期,也有效減少營建廢棄物與碳排放。

內政部指出,國家住都中心作為推動低碳建築的領頭羊,積極鼓勵民間參與。2023年,高雄「鳳翔安居」與「崇實安居」成為全臺首批獲建築能效1+級認證的社宅;2024年,桃園「埔心安居」及台北「凌霄好室」同樣取得1+級認證,台南「和順安居」與高雄「永清安居」更進一步,獲得國內首批「低蘊含碳」建築1+級認證,帶動業界降低興建過程的碳排放。

內政部進一步指出,提升居住安全同樣是重要目標。國家住都中心於去(113)年與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簽訂合作備忘錄,在社會住宅導入結構安全監測系統,使地震發生時能即時掌握建築受損狀況,進而加速救災規劃與人員調度;未來,更能將接收到的資訊即時分享給周邊社區,形成區域型預警網絡。

內政部強調,透過這些措施,中央興建社會住宅不僅提升品質與安全性,更積極呼應全球永續發展目標。未來將持續推動創新、節能、安全的政策,讓社會住宅成為全民共享的宜居空間,實現更安心、永續的未來。






2025年4月1日 星期二

桃園市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

 

桃園市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


全國第三處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正式揭牌 內政部國土署協助桃園市擴大公辦都更量能

https://www.nlma.gov.tw/ch/titlelist/news/16225

 

桃市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揭牌 張市長:整合專業資源打造宜居桃園

https://www.tycg.gov.tw/NewsPage_Content.aspx?n=10&s=1442475

 

三讀通過!桃市府加速舊城再造與海砂屋都更 明第1季成立住都中心

https://www.tycg.gov.tw/NewsPage_Content.aspx?n=7&s=1405394


為加速桃園都市更新腳步,都市發局本期議會提送「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設置自治條例」,以及「高氯離子鋼筋混凝土建築物處理自治條例」等2案爭取議會支持。今議會三讀通過,114年第一季桃園住都中心可望掛牌,桃園將成為繼雙北後第3個掛牌住都中心的直轄市。

都發局說明「桃園市社會住宅服務中心」修正更名為「桃園市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未來將導入企業化管理模式,引入民間專業人才,短期將與住宅處、都市更新專案辦公室共同培訓都更人才、行銷都更政策及舉辦都更說明會,並協助民間公開徵選實施者,中長期則以擔任公辦都更實施者 、投資都市更新事業為目標,以加速桃園都更進程。

都發局另就「高氯離子(俗稱海砂屋)鋼筋混凝土建築物處理自治條例」進行說明,0403地震後全桃園老舊建物安全備受重視,被認定為海砂屋的案件,現行法規並未有相對應的處置,本次新訂海砂屋的停止使用、拆除標準等明確規範,並給予海砂屋主自拆誘因,最高新台幣20萬元的補助。

桃園市政府積極推動舊城再造,此次透過立法成立住都中心,並授權都更服務範疇,加強海砂屋案件之管理,協助加速拆除重建,亦將持續到各需求社區辦理說明會,盼多管齊下,讓市民可透過專責單位獲取最適宜的都市更新協助方案。



桃園市政會議今(25)日通過「桃園市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設置自治條例」將原本社宅服務中心改制為住都中心,除提供社宅管理服務之外,也肩負起推動都更的責任。

住宅處表示,桃園市社會住宅服務中心成立於110年10月,原僅以管理社宅為任務,現擴大推動都市更新能量,今年8月已成立都更專案辦公室,並陸續公告「防災都更」、「受理民間申請公辦都更」及「都更推動師」三大專案計畫,有需要更多專業人力投入,故將服務中心轉型為住都中心。

住宅處進一步補充,舊市區大多面臨著屋齡老舊、巷道狹窄及公共安全等問題,亟待透過都市更新手段處理,今天市政會議通過修法,即會送交市議會審議,最快今年底即可公告實施,目標在明年第一季正式掛牌成立繼雙北住都中心後的第一個都更專責機構。

桃園住都中心除將維護管理社會住宅,亦將專責都更整合、規劃並可擔任實施者,消彌民眾長期對都更業者信任不足的疑慮,目前已經盤點11處防災都更社區以及5處在中壢、桃園、八德、大溪和大園公有土地,做為公辦都更之階段目標。

未來住宅處仍將持續規劃、興建社宅,並深化各項都更政策,逐步轉型成「住宅及都市更新處」,強化都更量能,共同實現安居桃園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