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0日 星期一

社會住宅【臺南市】裕忠安居(2028)仁德區✽國家住都中心

 

新聞稿發布 | 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

中央興辦社會住宅計畫 | 安居 · 好室      https://sh.hurc.org.tw/


〔102〕2024-12-30。仁德區首案社宅!國家住都中心臺南「裕忠安居」動土

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今(30)日於臺南市仁德區舉辦「裕忠安居」社會住宅動土典禮。611戶住宅單元預計於117年竣工,總工程經費約36億7,900萬元,由中央全額投資興建。本案為國家住都中心在臺南市動土的第12處社宅,也是仁德區的首處。

「裕忠安居」位於臺南市仁德區裕忠路近中山路口,基地南側即為捷運藍線仁德轉運站(B11站)預定地,周邊還有仁德里活動中心、文心公園、東區親子館及家樂福仁德店,車行10分鐘可抵達南紡購物中心、臺南文化中心及大東夜市,生活機能充足。聯外交通部分,基地距臺南火車站約10分鐘車程,距國道1號臺南交流道僅5分鐘車程,15分鐘即可抵達高鐵臺南站及臺南機場。

「裕忠安居」預計117年完工,建築規模為2棟地上14層、地下3層。將提供611戶居住單元,並設置5間店鋪,提升街區商業機能。此外還會建置托嬰中心、社區心理衛生中心、身障社區日間作業設施(小作所)及社區式日間照顧服務,完善在地社福服務資源。基地採開放式設計,以社區花園及樂活廣場與周邊居民共享,打造友善共融的居住環境。

國家住都中心表示,仁德區為臺南市重要行政區,許多重大建設陸續推進,例如正在規劃中的「仁德智慧科技園區」及「南紡科技園區」,將發展5G、AI等智慧產業;目前也正在興建捷運藍線及仁德轉運站,未來通車啟用後,區域聯外交通將更加便利,為仁德區帶來更多就業機會與移居人口。國家住都中心期望,透過興辦社會住宅,做臺南市發展堅實的後盾。

國家住都中心今日動土的「裕忠安居」為中央在仁德區興建的首案社會住宅,連同臺南市政府推動的「宜居仁愛」和「宜居仁和」,3處合計可為仁德區提供855戶居住單元。未來將持續與臺南市政府密切合作,推動更多社宅布建,為移居及返鄉的青年們提供安心、舒適、可負擔的居住選擇。

「裕忠安居」動土典禮由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內政部國土管理署南區都市基礎工程分署,監造團隊誠蓄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永立國際建築師事務所以及統包團隊上鋌營造股份有限公司、福林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及趙建銘建築師事務所共同出席,祈求工程順利。




2024年12月27日 星期五

【臺中市】都市發展局「宜居臺中,好宅美寓」專案報告(113年12月24日)

 

好宅將破1萬戶!盧市長「執政6年最滿意施政項目之一」:讓台中成為更宜居城市

台中市政府為實現居住正義、減輕青年人經濟負擔,持續由都市發展局及住宅發展工程處大量推動興建台中社宅,目前好宅進度將來到10,231戶達標且超標。市長盧秀燕今(24)日主持市政會議表示,台中好宅政策,是她執政6年來感到最滿意、最有成效的施政項目之一,從她上任前社會住宅完工只有4百戶,到現在台中目前完工及開工戶數將突破一萬戶。

「台中好宅比豪宅更好!」盧市長表示,好宅的居住正義功能,還有社會意義強大。台中的社會好宅不但位於精華地段,「567777」社宅租金折數方案更是全國最優惠。中央請台中市興建8000戶好宅,台中目前興建完成及已開工的社宅將破一萬戶,不但達標且超標!台中市好宅是市府最重要的政策之一,相較其他城市推展得非常順利,感謝市民朋友對政策的肯定,市府會繼續加油讓台中更宜居。

盧市長也提到,台中好宅年輕人的入住比例也是全國最高。市府在養兒育女方面給予許多協助,興建社宅的目的也是希望幫助育兒的家庭。針對設籍台中的勞工及家有幼兒的青年家庭,申請入住資格再加分,透過加分機制,提升年輕人入住機會。另符合經濟或社會弱勢者的關懷戶續租期限從6年延長至12年,此外,市府也以囤房稅補貼,若有12歲以下的子女一人補貼4000元,依此類推。

今日市政會議,都發局長李正偉以「宜居臺中,好宅美寓」為題,進行市政會議專案報告。李局長表示,台中市住宅政策分為四大面向:租得放心、買得寬心、住得安心、高齡育兒。目前台中市政府好宅進度10,231戶達標且超標,全市已完工、興建中及已決標戶數,為六都第二名,截至113年底,社宅開工戶數增加5倍、社宅完工戶數增加9倍、社宅入住戶數增加14 倍。

李局長指出,盧市長上任以來相當注重公共工程品質,台中好宅獲獎無數,108至113年共榮獲44座獎項。李局長也說,為落實台中好宅「為青年而設」的政策理念,台中市提供全國最優惠的「567777」社宅租金折數方案,入住民眾均享有首年5折、第二年6折、第三年後都享7折的租金優惠。另針對設籍台中的勞工及家有幼兒的青年家庭,申請入住資格再加分,透過加分機制,提升年輕人入住機會;符合經濟或社會弱勢者的關懷戶續租期限從6年延長至12年。

另外,為落實居住正義,減輕育兒家庭租屋負擔,推出「台中市育兒租金補貼」,凡於台中市租屋且財稅符合規定者,每育有1名0至12歲子女即補助4,000元,補助子女數不設限,今年更開放承租於台中市社會住宅的市民申請,充分照顧在外租屋的育兒家庭,即日起至今年12月31日止受理申請。

李局長指出,為協助65歲以上長者,市府推動「長者換居社會住宅隨到隨辦專案」,只要申請人與戶籍內直系親屬在台中市僅持有1户無電梯的住宅,且該住宅符合「社會住宅包租代管第4期計畫」規定,即可由市府委託的包租代管業者包租,並按以屋換屋的方式入住社會住宅,盼全面協助住戶,增加鄰里認同感,打造現代好厝邊。

李局長提到,住宅處建置「台中好宅智慧服務平台」,以大數據管理的角度掌握建物與使用者(住戶)資訊,透過智慧化數位服務,創造市民對社會住宅的歸屬感,形成智慧共好聚落。以使用者體驗為設計重點,有效節省民眾申請時間,提供住民e手掌握的PWA服務,整合屋內360影像提供手機進行線上報修作業,並導入關懷訪視作業,以系統化管理讓弱勢族群得到更多關懷與照顧,在不同層面給予輔助,讓民眾住得安全又安心。

李局長補充,台中好宅除品質及景觀屢獲肯定,並逐步推動數位轉型,持續完善民眾數位體驗、建構共同理想的居住環境,落實盧市長打造台中成為宜居友善的智慧城市願景,發展更多元的數位服務,讓市民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第652次市政會議專案報告(113年12月24日)

都發局「宜居臺中,好宅美寓」





































施工中  16處

北屯洲際好宅



【臺中市】北屯洲際好宅(2029)

 

台中社宅提前2年達標!北屯洲際好宅開工動土 盧市長:達標破1萬戶兌現對市民承諾

北屯區是台中人口最多的轄區,有高度的居住及社會福利需求。台中市政府都發局斥資51億6仟餘萬元於「洲際棒球場」及「漢神洲際購物中心」旁,打造全齡優質樂活好宅,今(27)日舉行動土典禮,預計118年完工。市長盧秀燕出席典禮表示,台中好宅是她最重要的政策之一,目前完工加上興辦中的社宅已達1萬231戶,提前兩年達標,兌現對市民的承諾。


盧市長說,台中好宅是要幫助年輕人、弱勢族群、原住民及資深公民等的居住正義政策。在她接任市長時,台中社宅只有400戶,她曾許諾第一屆市長任內要達到5,000戶社宅,第二屆任內要達到1萬戶,當初大家覺得8年內要完成1萬戶是不可思議,但在市府團隊的努力下,現在台中好宅已開工加上興建中數量已破1萬戶,提前兩年達標。

「給市民溫暖幸福的家!」盧市長也說,台中社宅不但數量龐大,設備也是全國最好,有幼托設施、照顧長輩的醫療設施及運動設施等,另也請社福團隊協助經營,不僅要把房子蓋起來,更要讓社宅像家一樣溫暖。她感謝市民朋友、議會的支持及好宅團隊的努力,才能順利推動此項政策,市府會繼續讓台中更宜居。

住宅處表示,北屯洲際好宅基地條件非常優良,周邊鄰近學校、公園、洲際棒球場、漢神百貨與太子置地廣場,生活機能相當完善,且1分鐘即可上快速道路,東西向連結國道四號及一號,東西南北都非常便利。市府努力向內政部爭取變更都市計畫為社會福利用地,目的就是為興辦優質的好宅給市民朋友。

住宅處說明,此案預計規劃地上24層、地下4層,共興辦840戶優質住宅。一層設有商業店舖、托嬰中心及綠蔭中庭,二層規劃休憩廊道、身障日照及小作所、共享廚房、韻律教室、社區好站等,社宅內各開放空間周邊居民皆能自由流動及使用,嘉惠周邊里民的生活需求。

另外,底層主動退縮林蔭商店及街角廣場,與周邊商圈人流呼應,並於基地東側開放大階梯及口袋公園,歡迎周邊里民進入休憩漫步。

住宅處也提到,此次活動主題「∞」具有無窮盡的意義,代表台中好宅1萬231戶的達標,是由無數職人共同完成的美麗篇章,其中包含無窮盡的努力付出與無數次的用心堅持,感謝市民的支持,團隊將繼續努力。

今日動土典禮,現場展示台中市14處已完工、16處興建中好宅動土的時光膠捲,讓大家一起走進30處好宅過程中的點滴。盧市長、市議員沈佑蓮、陳成添、都發局長李正偉、民政局長吳世瑋、文化局長陳佳君、住宅處長陳煒壬、北屯區代理區長徐宏銘及北屯區多位里長出席,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立委楊瓊瓔、黃健豪、何欣純、市議員賴順仁、謝家宜、曾朝榮也派代表共襄盛舉。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社會住宅【新北市】淡金安居(2029)淡水區✽國家住都中心

 

新聞稿發布 | 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

中央興辦社會住宅計畫 | 安居 · 好室      https://sh.hurc.org.tw/


〔101〕2024-12-24。鄰淡海輕軌行政中心站 國家住都中心「淡金安居」社會住宅動土

國家住都中心今(24)日於新北市淡水區舉辦「淡金安居」社會住宅新建統包工程動土典禮,620戶居住單元預計118年竣工,總工程經費約33億3,900萬元,由中央全額投資興建。「淡金安居」為中央於新北市動土的第23處社會住宅,也是淡水區的第2處。

行政院龔明鑫秘書長出席動土典禮時致詞表示,「淡金安居」位在淡海新市鎮的中心,不只提供優質、友善的居住空間,也設有幼兒園、日照中心,未來在這邊生活,照顧小孩、長輩都很方便。龔明鑫秘書長也強調,未來行政院會努力推動百萬戶租屋家庭支持計畫,也期許中央地方未來持續攜手合作。

內政部董建宏政務次長表示,「淡金安居」是中央動土的第101處社會住宅,能這麼快速推動社宅興辦,有賴中央、地方一起合作,地方議員、里長的支持,以及立法院的預算支持。董政務次長說,社會住宅不只是蓋一棟房子,還有幼托、長照與生活機能的結合,要為民眾帶來更好的生活。他也說,「淡金安居」選在這麼好的基地,是中央、地方合作所帶給淡水民眾最好的聖誕禮物,也期許像社會住宅這樣的禮物可以持續不斷,透過各方合作一直往前走下去。

國家住都中心花敬群董事長表示,新北市14個行政區已經累積興辦2萬1千多戶社會住宅,其中,中央蓋了1萬3千多戶、地方也蓋了8千多戶,希望帶給民眾更好的居住環境。花敬群指出,中央興辦的「安居好室」社會住宅,明年將於新北市完工1,043戶,未來3年會完工6,100戶,全國則會完工2萬戶以上,過去努力推動興建將逐漸進入收成及服務的期間。

花敬群指出,中央在新北市透過社宅的興辦,陸續規劃設置了36個公益設施,包括托嬰中心、幼兒園、日照中心,希望讓社宅也能發揮社會安全網的功能。他也強調,去(112)年起決標的社會住宅以低碳節能為重點,目前已有超過90個建案、3萬多戶社會住宅達到新建建築能效一級,也是臺灣首批大量的淨零建築出現;此外,通用設計、安全設備、地震監測與開放空間,也都已成為社會住宅的標準配備。

立法委員洪孟楷提到,淡金安居從去年順利決標,到今天平安夜正式動土,代表中央地方一條心,努力讓大家安居樂業。這個地點是精華中的精華,行政中心、輕軌、賣場都在這裡,這裡就是地方共同期待的社會住宅。未來淡江大橋、淡北道路完工,淡海新市鎮的生活品質也會再提升。

新北市陳純敬副市長則指出,淡水區人口不斷成長,對於公共設施的需求也逐步提升。新北市政府配合中央推動淡水交通升級,也會積極協助社會住宅興辦過程中,建管、建照與使照等相關行政程序,與中央攜手,儘早讓社會住宅對民眾開放入住。

「淡金安居」基地位於淡海新市鎮濱海路一段與淡金路二段交叉口,鄰近淡海輕軌淡水行政中心站。本案步行10分鐘範圍內有新市國小、淡水區市民聯合服務中心、淡水國民運動中心、公八公園 (防災公園) 及家樂福淡新店,各項生活機能完善。基地東側即為台2線淡金公路,往來大臺北地區皆十分便利。

「淡金安居」規劃興建地上14層、地下3層,共620戶社會住宅,預計於118年竣工。亦將打造與周邊鄰里共享的開放空間,並設置幼兒園、日照中心及店鋪空間,提供優質居住環境與照顧支持。本案也將淡海夕照意象融入建物外觀設計,以優雅的線條及柔和的橙黃色調,形塑社區中庭入口門框。

國家住都中心表示,由於淡海新市鎮、臺北港特定區計畫的發展,淡水區吸引許多人口移入,也帶動地區租屋需求上升。國家住都中心也加速規劃淡海新市鎮社會住宅的興辦,包含興建中的「淡海安居」,以及今日動土的「淡金安居」,合計將為淡海新市鎮提供1,760戶社會住宅,並設置幼兒園、日照中心以及店舖等設施據點,充實地方服務機能。期盼透過社會住宅的興建,為在地小家庭及就學就業青年,提供安心、可負擔的居住選擇。

「淡金安居」動土典禮由行政院龔明鑫秘書長、內政部董建宏政務次長、國家住都中心花敬群董事長、立法委員洪孟楷、新北市陳純敬副市長等各方嘉賓一同蒞臨,祈求工程順利進行。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臺中市】北屯巨蛋二期好宅(2028)


即將迎來一萬戶!北屯巨蛋二期好宅今動土 盧市長:台中好宅比豪宅更好

北屯巨蛋二期好宅動土,社宅即將迎接一萬戶!龍年「台中好宅動土接力賽」繼西屯中央公園好宅、東區干城好宅、西屯國安二三期等好宅開工後,台中市政府斥資17億9000餘萬元,打造北屯區巨蛋二期優質好宅,預計興建戶數加上興建中的巨蛋一期好宅,整體戶數規模將達到860戶。市長盧秀燕今(19)日主持動土典禮表示,北屯巨蛋二期好宅是台中非常重要的社會住宅,甚至「比豪宅更好!」不僅規劃日間照顧、托幼空間、共享廚房及社區農園等,租金方案更是全國最優惠,盼能實踐居住正義。

盧市長提到,北屯巨蛋二期好宅是台中非常重要的社會住宅,該地原是眷村,眷村遷建完畢後成為閒置土地;市府為幫助年輕人、勞工、弱勢民眾,因此市府拿出最好的地興建社會住宅,第一期已經開工、明年將完工,今日開工是第二期,屆時該區一、二期共有800多戶。

「台中好宅比豪宅更好!」盧市長指出,北屯巨蛋二期好宅規劃日間照顧、托幼空間、親子閱讀室、韻律教室、共享廚房及社區農園等多元服務;另外民眾只要入住台中社會好宅,有12歲以下幼兒,一個小朋友市府補助4000元、兩個8000元,生越多補助越多;針對弱勢朋友,將提供延長居住至12年;對於65歲以上長者,如房子過於老舊、或是行動不便,市府也提供「長者換居社會住宅隨到隨辦專案」,讓長輩住得更舒適。

盧市長表示,台中的社會好宅不但位於精華地段,「567777」社宅租金折數方案更是全國最優惠,入住民眾均享有首年5折、第二年6折、第三年後都享7折的租金優惠。中央拜託台中市興建8000戶好宅,台中目前興建完成及已開工的社宅已超過9300戶,不但達標且超標!她也感謝立委、台中市議會的支持與協助,讓市府能完成年輕人、勞工、弱勢族群的夢。

都發局說明,北屯巨蛋二期好宅,將以「共好聚落|共築美活」為設計主軸,預計規劃地上12層、地下3層,共計興辦300戶優質住宅。此案呼應巨蛋圓形的意象,採用大量圓形幾何造型。一樓規劃有日間照顧、托幼及商業空間等,以服務一、二期好宅住民及周邊鄰里,提供完善的社會服務機能;二樓、三樓設有親子閱讀室、韻律教室、社區好站、共享廚房及社區農園,並藉由環形主入口廣場及街角廣場入口將人流引入社區公領域,營造多元開放的社區環境,全案預計於117年完工。

都發局指出,「台中好宅」特別重視ESG,打造永續建築理念,建物設計部份也強調環境保護及節能減碳,更提高建物標準取得銀級綠建築標章、合格級智慧建築標章及無障礙住宅標章;未來營運管理整合BIM建築資訊模型,建構4D-BIM平台,以智慧管控及雲端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大幅減低管理成本,以達社會住宅ESG永續建築指標。

都發局說明,為落實台中好宅「為青年而設」的政策理念,針對設籍台中的勞工及家有幼兒的青年家庭,申請入住資格再加分;另符合經濟或社會弱勢者的關懷戶續租期限從6年延長至12年。另為協助65歲以上長者,市府推動「長者換居社會住宅隨到隨辦專案」,只要申請人與戶籍內直系親屬在台中市僅持有1户無電梯的住宅,且該住宅符合「社會住宅包租代管第4期計畫」規定,即可由市府委託的包租代管業者包租,並按以屋換屋的方式入住社會住宅,盼打造現代好厝邊。

今日動土典禮,盧市長、市議員陳成添、謝家宜、劉士州、都發局長李正偉、民政局長吳世瑋、社會局長廖靜芝、住宅處長陳煒壬、北屯區代理區長徐宏銘及北屯區多位里長出席,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立委楊瓊瓔、何欣純、黃健豪、台中市議會副議長顏莉敏、市議員沈佑蓮、曾朝榮也派代表共襄盛舉。



2024年12月13日 星期五

社會住宅【臺南市】鯤鯓安居(2028)南區✽國家住都中心100

 

中央興辦社會住宅計畫 | 安居 · 好室      https://sh.hurc.org.tw/

Housing Estate Taiwan中央興辦社會住宅開工訊息〔100案〕國家住都中心


Housing Estate Taiwan社會住宅【臺南市】國家住都中心。19案

【臺南市】鯤鯓安居 | 南區      https://sh.hurc.org.tw/D/D-402-001


總統出席「臺南市南區『鯤鯓安居』社會住宅新建統包工程動土典禮」

賴清德總統今(13)日下午出席「臺南市南區『鯤鯓安居』社會住宅新建統包工程動土典禮」時表示,今天是中央第100處社會住宅動土,政府擴大社會投資,建立一個在臺灣這塊土地上努力的人,都能獲得支持的社會;未來將持續推動只租不賣、租金合理的社會住宅,落實居住正義,並期盼大家攜手努力,共同落實「均衡臺灣」。

總統抵達後,首先聽取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花敬群董事長簡報中央興辦社宅工程說明。隨後致詞時表示,今天很高興能回到臺南參加「鯤鯓安居」社宅的動土典禮,這也是中央直接興辦社宅的第100場動土典禮。「鯤鯓」就是臺南沿海的沙洲地形,今天動土的地方以前叫做「四鯤鯓」。社會住宅選擇蓋在此處,不只要照顧南區民眾,更要延續這樣的歷史,讓臺南優秀子弟及各地人才都有機會返鄉、移居這裡,一起建設臺南市,落實「均衡臺灣」的理念。

總統提到,上個月臺灣贏得世界棒球12強賽的冠軍,大家都很高興臺灣棒球有希望了;也很多人提到,臺灣的球員從不被看好到拿下冠軍。他認為,這是大家共同努力打拚的結果,因為每一個人在崗位上的努力,臺灣才能不斷地向前進。

總統認為,政府要做的就是擴大社會投資,建立一個在臺灣這塊土地上努力的人,都能獲得支持的社會。因此,他上任後,政府持續推動只租不賣、租金合理的社會住宅,來落實居住正義,要讓「社會住宅」成為「國家希望工程」的重要力量。

總統指出,政府正在積極推動的「百萬租屋家庭支持計畫」,目標是用兩位總統、4任任期,共16年時間,來擴大興辦社會住宅、滿足臺灣社會的租屋需求,亦即預計在2032年,不論是直接興辦或是包租代管,加上蔡英文前總統已經推動的戶數,都要分別達到25萬戶,共計50萬戶,再加上租金補貼50萬戶,就是100萬戶。

總統說,現在由政府直接興辦的社會住宅,有將近4成住戶是18歲到40歲,讓年輕人可以好好打拚事業,不用擔心居住問題。另外也有4成5的住戶屬於經濟或社會弱勢。相信隨著社會住宅越來越多,政府可以給更多需要幫助的國人更大支持。

總統同時表示,今天是中央第100處社會住宅動土,未來也會繼續推動。他要特別感謝住都中心同仁的辛苦付出,在很多社會住宅中採用新式工法與綠色建材。像今天動土的「鯤鯓安居」預計採用鋁板模,就是可以循環使用的綠色建材;代表政府同時透過社宅,為永續的營建業立下標竿。

總統感謝內政部及相關單位共同努力,以及中央和地方民意代表的支持,讓工程得以順利進行。並強調,政府絕對有信心、也有能力,持續加速推動社會住宅、落實居住正義。最後,他祝福「鯤鯓安居」社宅工程圓滿順利,也期盼大家攜手努力、共同落實「均衡臺灣」。

隨後,總統與現場貴賓一同進行祈福動土儀式。

包括內政部長劉世芳、臺南市長黃偉哲、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董事長花敬群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國土管理署今(14)日表示,臺灣居住政策經過8年多的努力推動,現已具備一定基礎,自110年起在地方興辦速度趨緩之際,由內政部偕同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接手社會住宅興辦任務,今(113)年底可正式達成2大目標,包括成就中央接手社會住宅開工達100案、實現8年20萬戶,預計今年底中央興辦社會住宅總興辦可達205處,合計有6萬7,692戶,社會住宅在全國遍地開花,創下國內居住支持的新里程碑。接下來也將持續積極推動新一期「百萬戶租屋家庭支持計畫」,將繼續邁向實現居住正義目標。

國土管理署表示,今年適逢臺南400年,象徵臺灣進入世界舞台400年,也代表各族群共榮共生的過程,而中央興建社會住宅第100案落腳臺南,更是別具歷史意義。位於臺南市南區的「鯤鯓安居」,所在的區域就存在豐富歷史文化特色,鯤鯓是指沙洲在海上遠觀時,猶如大魚背部的意思,臺南西南沿海擁有豐富的沙洲與潟湖地形,自古便以「鯤鯓」為名。

「鯤鯓安居」基地位於南區濱海路及清水路交叉口,透過台17線、台86線省道可快速銜接國道及抵達高鐵臺南站;中華路外環路網系統能快速銜接臺南市各區,步行4分鐘就能抵達臺南捷運綠線健康灣裡線永華國小站(規劃中);同時也鄰近黃金海岸、安平等遊憩觀光區域,周邊亦有區公所、消防局、圖書館、龍崗國小、新興國中,整體生活機能可說相當完善。

國土管理署表示,為照顧剛成家青年、年長者、弱勢族群等不同年齡層之居住需求,社會住宅選址佈建會結合生活圈、小造鎮概念,且串聯跨部會長期照顧及社會福利等資源,包括托嬰中心、日照中心、幼兒園等公共設施。中央自110年在臺南啟動第1案後,短短3年間已決標20案,今年底興辦社會住宅數將達9,944戶,遍及南區、安平區、東區、北區、仁德區、歸仁區、永康區、安南區、新營區、佳里區與新市區,並依據臺南市整體發展,繼續擴大社會住宅興辦量能,以提供民眾可負擔的居住環境與選擇。

國土管理署最後表示,臺南市在地產業包括半導體科技、觀光文化及農漁業等具備多元發展特色,且地方政府大力鼓勵青年返鄉創業及參與地方創生,搭配居住政策規劃及支持系統的建立,可提供當地工作者、住戶居住新選擇,有效吸引人口回流,同時促進生活所需之幼托、日照等社會福利公共設施服務供給,讓青年實現在地就業、安居與成家的夢想。



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今(13)日於臺南市舉辦「鯤鯓安居」社會住宅動土典禮,本案為中央興辦社會住宅第100案,共665戶居住單元,預計117年竣工;總工程經費38億5,580萬元,由中央全額投資興建。賴清德總統親自出席動土典禮,宣示要擴大社會投資,在2032年達成百萬租屋家庭獲得政府支持的目標。

賴清德總統致詞表示,政府要做的,就是擴大社會投資,支持在台灣這塊土地上努力的每個人,都可以依據自己的理想向前進。政府繼續推動只租不賣、租金合理的社會住宅,就是國家希望工程的重要力量。

賴總統說,政府正在推動的「百萬租屋家庭支持計畫」,目標是以兩任總統、16年的期間來興辦社會住宅,預計2032年,社會住宅直接興建與包租代管分別都要達到25萬戶,再加上租金補貼50萬戶,來滿足租屋家庭的需求。賴總統也勉勵社會住宅推動同仁的辛苦付出,以及感謝在地民意代表、里長的支持,並期許社會住宅繼續採用新式工法及綠色建材,與台灣社會一同進步。

內政部劉世芳部長表示,社會住宅除了照顧經濟弱勢家庭,還要支持生活剛起步的年輕人來臺南成家立業,因此臺南的社會住宅還會繼續大力興辦,迎接更多人到新的社區一起生活,幫助有居住需求的人實現居住正義。劉世芳部長也特別感謝財政部國有財產署、臺南市政府及在地民意代表大力支持社會住宅,才有今天「鯤鯓安居」的興辦,達成今天社會住宅第100處的動土里程碑。

臺南市長黃偉哲表示,臺南與中央政府合作積極興辦社會住宅,年底將達到1萬1,000多戶。他說,臺南一直在發展,因此地方也會繼續努力推動社會住宅,照顧剛出社會闖蕩的年輕朋友,用低廉租金就租到好地點的社會住宅。

國家住都中心花敬群董事長說明,賴總統百萬租屋家庭支持計畫是接下來最重要的目標,其中直接興建13萬戶的部分,目前中央的量能每年可蓋1萬5,000戶,再加上都更分回等多元興辦方式,以及未來新增民間參與投資,將可以達到25萬戶直接興建的目標。

花敬群說,國家在短時間大量興辦社會住宅,融合了具有前瞻性的內容,包括透過「小造鎮」方式整體規劃、達到新建建築能效一級標準,更採用預鑄工法、系統模板等環境友善的工法,帶領營造產業一起向前走。他也強調,每個社會住宅也都會落實智慧安全的建築設計與防災規劃,讓未來社宅的住戶可以安心入住。

「鯤鯓安居」位於臺南市南區濱海路及清水路交叉口,距安平產業園區車行5分鐘,20分鐘內可至臺南市中心,或國道1號、臺鐵保安站、高鐵臺南站、臺南航空站等交通樞紐。周圍近鹽埕市場、黃昏市場、金華公有零售市場及黃金海岸等,生活機能充足。

「鯤鯓安居」規劃興建3棟地上13至14層、地下3層建築物,共665戶社宅單元,預計117年竣工。此外,也規劃設置托嬰中心、輔具服務據點,提升在地照顧服務。

國家住都中心表示,「鯤鯓」原指台江內海外型似鯨魚背部的沙洲,因此「鯤鯓安居」的建築設計呼應地景及文化特色,以大魚及波浪的意象呈現。在建材的選擇上,也特別採用較耐鹽的卜特蘭二型水泥及防鏽等級較高的窗框,因應沿海強風及高鹽度的環境。

國家住都中心指出,中央預計至年底於臺南推動社會住宅可達9,944戶,其中有11處已經動土,包含今日的「鯤鯓安居」,以及戶數最多的安南區「和順安居」。

中央預計至今年底於全國推動205處社會住宅興辦,合計有6萬7,692戶居住單元,遍布台灣本島19縣市,以及澎湖、金門等離島地區;連江縣的社會住宅也已在規劃。今日「鯤鯓安居」動土適逢「臺南400年」歷史盛事,別具承先啟後之意義。

「鯤鯓安居」動土典禮由總統賴清德執鏟,內政部劉世芳部長、臺南市長黃偉哲、國家住都中心花敬群董事長、內政部國土管理署吳欣修署長、財政部國有財產署曾國基署長等各方嘉賓一同蒞臨,祈求工程順利進行。



社會住宅「鯤鯓安居」665戶預計117年竣工 黃偉哲:為租屋族提供居住新選擇

為照顧國民居住租屋需求,臺南市政府攜手中央積極合作推動社會住宅,今(13)日全國第100處社會住宅-南區「鯤鯓安居」舉辦開工動土,臺南市長黃偉哲陪同總統賴清德出席典禮,內政部長劉世芳、國土管理署長吳欣修、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董事長花敬群皆出席見證,共同祈求工程進行順利。

賴清德總統表示,為讓在社會上努力耕耘的人獲得支持,政府持續推動居住正義,如現今積極推動的「百萬租屋家庭支持計畫」,目的就是要減輕民眾居住負擔,照顧國人居住需求。賴清德強調,政府有信心也有能力加速落實社會住宅政策,感謝國家住都中心、台南市政府及各位民意代表的團結與努力,讓年輕人可以安心打拼,不用再擔心住的問題。

市長黃偉哲表示,「鯤鯓安居」位於臺南市南區濱海路及清水路交叉口,周邊生活機能充足,本案預計於117年竣工,將提供665 戶社會住宅。他感謝中央以及所有參與團隊與相關單位的努力,讓年輕朋友能以低於一般市場行情的租金租到理想居所,市府同時亦透過社會住宅公辦都更的方式活化公有土地,並與民間投資者採公私協力完成公共建設,節省公帑,黃偉哲強調,社會住宅是解決民眾居住問題的重要政策之一,未來市府將配合中央穩健推動、逐步增加南市住宅資源。

都市發展局表示,「鯤鯓安居」位於南區濱海路與清水路交會處,鄰近區公所、消防局、圖書館、龍崗國小、新興國中及市場,生活機能完善;透過台86 線快速道路開車僅需15 分鐘直上國道1 號,交通便捷。

臺南市政府表示,本案經由盤點公有閒置土地,經中央評估選定為社宅,市府協助辦理都市計畫變更。「鯤鯓安居」規劃興建3棟地上13至14層、地下3層建築物,並設置有托嬰中心,為有幼兒的家庭提供友善照顧服務,全案預計117 年完工,將提供665 戶社會住宅。另,臺南市政府自行興辦社會住宅,永康區「宜居成功」也接近完工,預計在明年農曆年前後正式公告招租資訊。



2024年12月12日 星期四

【新北市】三重區三重段青年社會住宅(2028)

 

三重區三重段社宅開工動土 侯友宜:照顧不同族群 實現居住正義

【新北市訊】「三重區三重段停車場及青年社會住宅」今(12)日舉行開工動土典禮,市長侯友宜主持動土儀式時表示,社會住宅要兼顧便利的地點和良好的品質,新北市社宅目前已達3.3萬戶,未來會持續與中央合作增加社宅量能,照顧更多不同族群,實現居住正義。


侯友宜說,本處社宅提供440戶居住單元,同時規劃汽車位151格、機車位460格,並引進身心障礙者社區日間照顧中心及社區長照機構等公益空間,為智慧化、綠能化、通用設計化的建築,周邊鄰近新北大都會公園及捷運,擁有極佳的生活機能及交通便利性。

城鄉局表示,「三重區三重段停車場及青年社會住宅」樓層達22層、地下5層,將提供440戶居住單元,並致力取得綠建築、智慧建築及耐震等認證標章,納入無障礙通用及BIM規劃設計概念,並以建築能效1級以上節能減碳設計。新北市社宅量能持續擴充,目前已合作興辦社宅短期達3.3萬戶,其中三重區已完工、興建及規劃中的有4,085戶,未來將於整體開發區劃設至少5%社福用地興建社會住宅,以達長期4.5萬戶的目標。



【新北市訊】「三重區三重段停車場及青年社會住宅」今舉行開工動土典禮,由侯友宜市長親自主持大典,祈福社宅工程順利進行、工程人員施工平安;本處社宅樓層達22層、地下5層,將提供440戶居住單元,分別為經濟房型40戶、1房型278戶、2房型84戶、3房型38戶,同時規劃汽車車位151格、機車車位460格,並引進身心障礙者社區日間照顧中心及社區長照機構等公益空間,兼顧管理需求、使用彈性及住戶數,取得綠建築、智慧建築及耐震等認證標章,納入無障礙通用及BIM規劃設計概念,並以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達建築能效1級以上節能減碳設計,為市民打造機能便捷、全齡安居的青年社會住宅。



新北市社會住宅優先以大眾捷運系統周邊作為選址基地,而三重區三重段社宅西臨水漾路一段、東臨福祉街,鄰近臺北捷運及桃園機場捷運三重站,僅步行2分鐘即可到達,周邊亦有新北市聯合醫院三重院區、三重國民運動中心及新北大都會公園,具極佳的生活機能及交通便利性;三重區三重段社會住宅也將循住宅法相關規定採「只租不售」的方式興建,並適用「租金分級」新制,依申請人「所得及是否符合弱勢身份」而訂分為不同租金,並將提送本市住宅諮詢審議委員會審議,後續由新北市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招租時公告,完工後民眾可至新北市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官網洽詢相關資訊。

侯友宜市長表示,新北市持續透過都更分回、容積獎勵捐贈、整體開發等多元取得方式興辦,並與中央合作增加本市社宅量能,目前已合作興辦社宅短期達3.3萬戶,其中三重區已完工、興建及規劃設計中達4085戶,新北市政府未來將持續推動社宅量能,於整體開發區劃設至少5%社福用地興建社會住宅,以達長期4.5萬戶之目標,讓社會住宅遍布於多個行政區,照顧更多不同族群的居住權益,落實居住正義的願景。




2024年11月30日 星期六

社會住宅【高雄市】勝利安居A(2029)鳳山區✽國家住都中心

 

中央興辦社會住宅計畫 | 安居 · 好室      https://sh.hurc.org.tw/


〔099〕2024-11-30全國最大社宅案國家住都中心高雄鳳山「勝利安居A」1865戶動土

國家住都中心今(30)日於高雄市鳳山區舉辦「勝利安居A」社會住宅動土典禮,本案為全國新建社會住宅最大案,共1,865戶居住單元,預計於118年竣工。總工程經費103億8,500萬元,由中央全額投資興建。「勝利安居A」為國家住都中心第99處動土的社會住宅,也是中央於高雄市動土的第24處、鳳山區的第5處。

蕭美琴副總統表示,中央興辦的社會住宅,除了堅固耐用外,也符合綠建築、智慧建築等國際趨勢與潮流,規劃的公共設施及公共空間,也讓居民跟鄰里都能安心,以及落實對高品質生活的期待。她也期許在「勝利安居」這個鳳山模範造鎮計畫中,都讓青年、民眾能朝向安心、勝利的方向來前進。

蕭美琴也指出,興辦社會住宅,除了中央的資源以及戰略宏觀的規劃投入,也需要有能力、有執行力的地方政府來執行,才能看到快速的進程。她更分享與陳其邁市長第一通電話,就是討論高雄社會住宅的進度,也很感謝高雄做為全國推動社會住宅的典範,引領著南臺灣,造就國家整體均衡發展的最佳動力。

劉世芳表示,「勝利安居」是第一個以小造鎮方式打造的社會住宅,造鎮不只是把水泥建築蓋出來,還希望打造人性化的環境,照顧弱勢家庭以及願意到鳳山來發展的青年族群,支持他們在這裡安身立命。劉世芳強調,社會住宅還要蓋更多,中央目前已經盤點出277處的國公有土地,還會運用老舊建築的改建,結合包租代管、租金補貼,朝賴總統百萬租屋家庭受惠的目標來努力。

陳其邁市長表示,勝利安居不只有社會住宅,旁邊有住宿型的長照機構、日照中心、托嬰中心等等生活需要的功能,這就是在蓋鳳山人的家,營造鳳山的在地認同。陳其邁說,高雄興辦的社會住宅是六都中第一名,有2萬2千戶,除了感謝行政院的支持,也謝謝議會也把囤房稅增加的收入,都挹注作為高雄社宅興辦使用,讓民眾住得起,在這裡安身立命。


國家住都中心董事長花敬群表示,「勝利安居」5個基地在交通上有整體的規劃,人行空間會退縮10米以上,透過友善的腳踏車道與人行步道,串聯基地、學校、捷運站及火車站;高雄市政府也協助規劃新闢道路、停車空間等公共設施,讓生活機能更多元完善。他也非常感謝國防部提供土地,以及內政部國土管理署南工分署協助工程管理,讓全台第一個社宅造鎮計畫得以順利推行,未來也會持續在全國各地找尋適合的基地,將小造鎮模式繼續擴大。

「勝利安居A」基地位於鳳山區「第93期市地重劃區」勝民路、勝中路、勝華路及勝利路所圍街廓,為莒光三村舊址。基地過馬路即是鳳山日照社福多功能中心,提供公托、公幼、身障日照、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及社區大學等一站式共融服務;散步5分鐘可到高雄市鳳山共同市場,滿足日常採買需求。基地鄰近自強公園、海風公園及修復中的國定古蹟「原日本海軍鳳山無線電信所」,休閒與藝文機能完善。

「勝利安居A」規劃興建1幢7棟地上14層、地下2層建物,共1,865戶社宅單元,並預計將設置店舖、出租辦公室及高雄市勞工局參建辦公室,全案預計118年竣工。

除A基地外,已決標的B、C、D基地很快也會接力動土,E基地也正在規劃中。未來5處基地預計可提供5千餘戶社會住宅,並藉由「小造鎮」方式對都市設計、附屬設施及交通動線進行整體式規劃,提升周邊地區生活品質。

「勝利安居A」所在之鳳山區為高雄市人口最多的行政區,隨著捷運通車、鐵路地下化、衛武營都會公園及「空中鳳城」等重要建設,吸引大量人口移居此處。國家住都中心目前於高雄市推動32處共1萬8,812戶社宅決標,其中鳳山區有8處共6,653戶。

國家住都中心「勝利安居A」社會住宅動土典禮由蕭美琴副總統、內政部長劉世芳、政務次長董建宏、立法委員許智傑、立法委員林岱樺、立法委員賴瑞隆、立法委員邱議瑩、立法委員柯志恩、國家住都中心花敬群董事長與高雄市陳其邁市長等各方嘉賓一同蒞臨,祈求工程順利進行。



2024年11月26日 星期二

社會住宅【高雄市】海景安居C(2028)左營區✽國家住都中心

 

中央興辦社會住宅計畫 | 安居 · 好室      https://sh.hurc.org.tw/


〔096〕2024-11-26左營社宅連3月動土國家住都中心高雄「海景安居C」117年竣工



社會住宅【桃園市】太武安居(2027)大溪區✽國家住都中心

 

中央興辦社會住宅計畫 | 安居 · 好室      https://sh.hurc.org.tw/


〔097〕2024-11-26桃園大溪首案社宅!國家住都中心「太武安居」動土

社會住宅【桃園市】大華安居(2027)蘆竹區✽國家住都中心

 

中央興辦社會住宅計畫 | 安居 · 好室      https://sh.hurc.org.tw/



〔098〕2024-11-2610分鐘到機場桃園蘆竹社宅首案「大華安居」動土



2024年11月16日 星期六

【高雄市】新都社會住宅*停工中

 

2024年11月16日   原訂明年完工 | 新都社宅110年風光開工 現今仍是一片工地 - YouTube

高雄市政府所規劃興建的新都社宅,110年風光開工,但因營造商工程中損鄰,都發局依合約沒收保證金,雙方協調許久不成,在今年10月進入訴訟階段。


110-12-29陳其邁主持新都段社宅動土 在好地點增加社宅供給 盼減輕青年朋友的負擔

【高雄訊】高雄市大力推動社會住宅,繼上週三民區明仁好室社宅動土,今(29)日新都社會住宅接力動土,由市長陳其邁祈福動鏟,名書法家陳世憲也揮毫寫下「邁進幸福」的吉祥語,祝福工程順利。陳其邁希望在最短的時間,提供足量的住宅供市民朋友居住使用,他也感謝中央與地方在高雄合推10,500戶社宅,保障市民居住權益。

陳其邁表示,過去中都較為偏僻,如今新都段可說是黃金地點,市府蓋社宅的原則理念,多安排在交通便捷或位置優越的地段,是對市民居住權益保障的承諾。未來5年,在中央與地方合作下,高雄社會住宅將增至10,500戶。另一方面,本月推動囤房稅,所增加的3億稅收,將作為青年租屋的租金補貼,約可增加到1萬戶。

提高就業機會、保障居住權外,陳其邁也說,為減輕青年朋友的負擔,高雄銀行也提供利率補貼,只要負擔約1.31的低利率,另有40年貸款年限的多元配套方案,同時,遴選知名的營造公司設計監造興蓋,規劃貼心的公共住屋空間、確保社宅居住品質,讓市民能夠住的安全、住的舒適。

新都社會住宅預計興建地上11層、地下2層,總計114戶只租不賣,預定113年10月完工。基地座落於三民區德興街與遼北街口,面積1976平方公尺(約598坪),因屬68期中都市地重劃區,周邊有愛河及中都濕地公園圍繞,生活機能及居住環境舒適優越,已有多家建商插旗興建住宅大樓,是未來的重點發展熱區。

新都社宅總經費為4.2億元,空間規劃為1房型(8-10坪)87戶、2房型(15坪)27戶,可滿足單身青年及年輕小家庭需求。停車部分,汽車停車位40輛、機車停車位142輛,另公共空間設有托嬰中心、店鋪及共享辦公室、綠能屋頂/農耕菜園等,營造友善綠意的居住空間,為青年世代打造「有溫度的家」。




興建社宅如火如荼 陳其邁主持新都社宅動土

為推動社會住宅建設,高雄市長陳其邁馬不停蹄,繼上周四(23日)參加三民區明仁好室社會住宅動土典禮,今(29)日上午再到三民區新都社會住宅基地主持動土典禮,以實際行動,展現推動社會住宅照顧青年與弱勢民眾的決心。

三民區新都社會住宅從陳菊前市長任內開始規劃,經工程設計及用地取得後,於今年完成工程發包,預計興建地上11層、地下2層,總計114戶只租不賣的社會住宅。基地座落於三民區德興街與遼北街口,面積1,976平方公尺(約598坪),因屬本市68期中都市地重劃區,周邊有愛河環繞及中都濕地公園,環境優越,已有多家建商插旗興建住宅大樓,是未來的發展重點熱區。

陳其邁於動土典禮上表示,社會住宅是市府實現居住正義多元配套政策「住:全力興建社會住宅」、「租:擴大青年租金補貼」、「買:市民首購低利貸款」、「課:課徵囤房稅」四項措施中重要的一環,市府已與內政部國家住都中心合作推動1萬戶社宅計畫,並陸續動工興建中,預計3~4年內可以達成目標,以保障青年及弱勢民眾安家居住權益。

陳其邁又說,高雄美術館、凹子底等地區近年湧入大量人口,其中有不少初入社會的青年受薪階級及弱勢租屋賃居,因此選擇鄰近的中都重劃區興建社宅,區位十分適中;而且規劃設計以1房型(8~10坪)87戶、2房型(15坪)27戶為主,1樓並有托嬰中心,可以滿足單身青年及年輕小家庭入住需求,讓年輕人可以全心拼事業,無後顧之憂。

市府都發局長吳文彥說,負責新都社宅規劃設計的姜樂靜建築師,曾獲中華民國傑出建築師獎、遠東建築獎校園特別獎首獎等獎項,並參與過台中豐原安康共好社宅及高雄市河堤國小等設計。她的設計理念著重通風採光及住民共融,因此在特定樓層設有景觀露台,也規劃屋頂農園,希望創造出居民共同生活、互利共好的情境氛圍;在低樓層則規劃為店鋪與社會局托嬰中心,並有社區共享空間,可滿足住戶及周邊社區年輕家庭托育需求及基本生活機能,讓社會住宅成為都市共融的催化劑,為青年世代打造「有溫度的家」。

其邁市長與在場的議員及里長對社宅計畫均表達肯定,其邁市長並感謝地方的支持,期勉市府團隊再接再厲,務必掌握工程施工進度與品質,早日讓有需求的市民可以申請入住,落實政府照顧青年及弱勢民眾居住權益之政策目標。動土典禮並邀請名書法家陳世憲老師當場揮毫,寫下吉祥語「邁進幸福」,祝福工程順利平安、未來入住幸福美滿。








2024年11月11日 星期一

【臺北市】社會住宅建置進度及多元取得專案報告〔113年11月8日〕市議會第14屆第4次大會


「臺北市社會住宅的建置進度以及未來如何透過多元取得增加社會住宅之存量例如都市更 新、公地撥用……等」 專案報告

臺北市議會第14屆第4次大會專案報告


書面〕 〔簡報〕113年11月8日

臺北市長蔣萬安向議會進行專案報告,涵蓋大巨蛋、南港轉運站、社會住宅、治水防洪、市民廣場改造及第一魚果市場改建等6項市政議題。

〔新聞稿〕


赴議會針對6項議案進展進行專案報告 蔣萬安:以公共利益為首要考量 持續推動各項市政計畫

摘錄 社會住宅部分

蔣萬安接著報告「臺北市社會住宅建置進度」,他表示市府為了滿足市民居住需求,除了定期持續盤點閒置土地資源,也透過公辦都市更新、市有土地參與都市更新分回、公有房舍改建、公益設施捐贈、都市計畫回饋等多元開發方式,長期逐步推動興辦計畫,以增加公有出租住宅資源存量。市府積極盤點土地,截至今年9月底,市府多元取得及興辦社會住宅,加上既有出租國宅及中央規劃興建的部分,預計可以提供的公有住宅出租資源已經達3萬1,054戶;明年度將有包含士林區華榮、信義區六張犁及文山區興隆A區等自建7處社宅陸續完工,可以再增加3,195戶的社宅供給。

目前市府盤點未來3年的階段性成果,預計將有15處共計3,737戶社會住宅開工,其中有5處1,640戶是目前新盤點規劃的社會住宅基地,完工基地將達22處7,555戶、入住基地則有22處7,625戶,並推動「幸福住宅專案計畫」,專為新婚及育兒家庭打造。市府團隊將嚴格把關社宅施工品質,持續以多元方式增加社會住宅資源,完善各項居住機制,落實民眾幸福安居的願景。


「臺北市社會住宅的建置進度
以及未來如何透過多元取得增加社會住宅之存量例如都市更 新、公地撥用……等」 專案報告

〔書面〕

前言

為滿足市民居住需求,臺北市政府近 10 年已就臺北市轄內可利用的閒置公有土地全面盤整、規劃,並大量投入資源、籌措財源興辦社會住宅;由於臺北市大型面積公有土地資源有限,市府、中央針對可立即開發使用之低度利用市有及國有土地,均已積極盤整納入現階段社會住宅興建規劃基地,並積極進行社會溝通,與地方居民爭取興建社會住宅之共識,現因大面積公有土地資源稀缺,且如有適宜興辦之基地,亦需衡酌地方居民對於公共及社會福利設施等需求意見,故如有經評估適宜興辦之用地皆需進行需求意見整合、先期規劃,逐步推動興建計畫。

為使市有資產有效合理利用,並提升土地、建物運用效益,市府除定期持續盤點閒置土地資源,亦需透過公辦都市更新、市有土地參與都市更新分回納作社會住宅、公有房舍改建使用、公益設施捐贈、都市計畫回饋等多元開發方式,長期逐步推動興辦計畫,以增加公有出租住宅資源存量,協助解決市民居住需求問題。 

現況說明

整體社會住宅執行情形

目前透過公有土地直接興建社會住宅、市有土地參與都市更新分回房地納作社會住宅、公有房舍改建、都市計畫回饋及公益設施捐贈等多元開發方式興辦、規劃 22,033 戶社會住宅。截至 113 年 9 月,已完工、施工中及待開工之社會住宅共 59 處,招標中及待上網之社宅 6 處,合計約 1.6萬戶,並透過都更、聯開分回興辦社會住宅,預計興辦戶數可超過 2 萬戶(總處數 131 處,共計 22,033 戶)如下圖 2,包括:

(一) 已完工社宅 43 處,共計 9,323 戶。

(二) 施工中及待開工社宅 16 處,共計 5,460 戶。

(三) 招標中及待上網社宅 6 處,共計 1,282 戶。

(四) 規劃中社宅 7 處,共計 1,384 戶。

(五) 都更聯開分回 59 處,共計 4,584 戶。


圖 2 本市社會住宅執行情形盤點

此外,內政部國土管理署亦於臺北市內盤整國有、國營事業土地,委託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規劃興辦 4,653 戶社會住宅,加計原有之出租國宅等公有住宅資源 4,368 戶,現階段合計由中央及地方政府完工、規劃興辦戶數已達31,054 戶。

短中期以公、私有居住資源協助市民安居

因大面積公有土地資源取得不易,再者社會住宅仍需有一定規劃、興建期程,在達成公有出租住宅 5 萬戶目標前,市府已朝運用民間房源,持續遵依住宅法規定之相關協助機制,藉由租金補貼、社會住宅包租代管機制滿足市民租屋需求;並透過臺北市建立之分級租金折減補貼的制度,提供可負擔的住宅資源協助市民安居,短中期本府都市發展局整合民間資源並配合中央住宅政策,辦理「300 億元中央擴大租金補貼專案計畫」及「社會住宅包租代管計畫」,其中租金補貼部分截至 113 年 9 月臺北市合格有效補貼件數 70,624 件,社會住宅包租代管計畫 112 年底前累計媒合件數 3,162 件,截至 113 年 9 月新增媒合件數 532 件,累計媒合件數共 3,694 件,合計政府及民間資源以多元方式提供戶數已達 5 萬戶以上。

3 臺北市公私有住宅資源供給戶數

 

類 別

供 給 方 式

戶 () 

 市府興辦

多元取得與自建社會住宅

22,033

既有公有住宅

4,368

中央興辦

多元取得與自建社會住宅

4,653

 

民間資源

租金補貼

70,624

社會住宅包租代管

3,694



關注議題

社會住宅興建進度

市府持續推動臺北市社會住宅興建計畫,打造永續、耐震、節能、無障礙之好品質優質住宅,結合公共服務空間之提供,創造新的生活型態與生活建築典範。現階段針對臺北市提供 5 萬戶公有出租住宅之政策目標,市府已盤點新增規劃社會住宅之潛力基地約 7,000 戶,就第一階段已取得興辦共識之社會住宅基地 5,580 戶,循程序編列規劃設計預算及辦理先期規劃評估。未來仍將持續運用多元開發興辦方式取得社會住宅,逐年增加政府自行興建社會住宅比例,同時輔以民間出租住宅資源如租金補貼、社會住宅包租代管政策措施,協助民眾安居本市。

多元開發方式興辦社會住宅

為有效運用市有土地或建物等資源,市府已建置市有資產供需整合平台,並定期召開會議、同步盤點閒置或低度利用市有房地,針對適宜興辦社會住宅之資源納入規劃,並積極透過都市計畫變更回饋、引入民間資源 TOD 開發地區獎勵容積回饋、公有房舍改建、參與都市更新分回、公益設施捐贈等多元方式取得社會住宅。

目前本府都市發展局依照「臺北市公有土地參與都市更新分回納作社會住宅評估原則」,參酌基地規模、開發強度及概估共同負擔比例等,如經試算公有土地參與更新分回戶數可達 15 戶規模者,於事業計畫報核階段即爭取納入興辦社會住宅標的;此外,因個案實施者開發規劃需求差異,於評估開發計畫時亦會同步考量將公益設施捐贈或運用臺北市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自治條例第 80 條之 2 回饋納入規劃內容,同步增加社會住宅規劃戶數。

經盤點目前透過公有土地參與都市更新分回房地,已完工取得案場共計 7 處 209 戶;另目前針對公有土地參與開發案,經評估納入規劃可分回基地共 59 處 4,584 戶,主要係透過公有土地參與都市更新分回社會住宅為主,其中有 4 處更新單元規劃捐贈公益設施提供社會住宅 75 戶,3處更新單元屬運用都市計畫回饋機制提供社會住宅資源 375 戶。

4 臺北市多元開發方式取得社會住宅戶數彙整表

 

類 型

戶 數

公有土地參與都市更新

4,134

公益設施捐贈

75

都市計畫回饋

375

總計

4,584



社會住宅輪候制入住機制可行性評估

目前社會住宅多數資源係採抽籤方式決定入住社會住宅之順序,除可確保所有申請者在分配過程中皆有平等的機會,亦可確保社會住宅資源分配過程之透明度和公平性,但民間團體對於抽籤制度淪為「比運氣」,並存有難以優先照顧到相對弱勢、社會住宅資源需求較高對象之質疑。

經民團建議社會住宅應採用「輪候制」入住機制,可作為督促並檢視政府持續興辦社宅之社會基礎,亦可藉由輪候入住名單掌握社會住宅之空間規劃或政策規劃需求;惟因該模式於我國尚無進行相關具體推動方式及效益之研究及討論,為瞭解該入住模式運用於本市社會住宅之可行性,爰本府都市發展局前於 112 年 8 月 11 日委託中華民國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辦理「臺北市社會住宅輪候制入住機制研擬」專業服務案。

經研究團隊分析法國、荷蘭、香港及韓國等執行案例發現,各國社會住宅採用輪候制入住者,其輪候多搭配「積分規則」設計,以確保需求優先性,非單純以時間先後順序為排序進行配租,建議本市亦可採行輪候搭配積分規則方式作為後續執行方式;該初步研究結果經委辦團隊分別與社福團體、租屋團體代表、專家學者及中央與地方政府進行諮詢後,各群組對於社會住宅實行「輪候制」或「維持現行抽籤為主、弱勢評點為輔」制度尚存有不同支持意見。
  

圖 3 社會住宅輪候制入住機制運作概念圖


策進作為

積極進行地方溝通,整合需求意見

依 113 年度臺北市附屬單位預算案綜合決議:「…未來新興預算案,市府應先整合各機關使用需求,並於辦理先期規劃、與當地居民妥善溝通及評估納入民意需求後,始得編列後續設計、施工費用。」本府都市發展局為與地方溝通興辦社會住宅之計畫,並針對社會住宅之興辦納入地方需求意見,就各興辦階段之社會住宅案件至當地召開地方座談會、公聽會或說明會與民眾進行溝通。

有關 113 年度社會住宅興辦案件地方溝通情形,本府都市發展局於 113 年 1 月 27 日針對檢討可開發之市有地,如萬華區三區肉品批發市場之規劃,召開規劃前期意見蒐集座談會,彙整地方對於該基地未來規劃與服務設施需求; 113 年 2 月 3 日針對規劃中之北投區奇岩社會住宅召開公聽會暨說明會,與地方居民就社會住宅規劃設計進行溝通;另 113 年 9 月 3 日、113 年 9 月 21 日亦分別針對萬華區三區肉品批發市場基地、文山區樟新市場基地之都市計畫變更程序,就社會住宅、公共服務需求之規劃構想、都市計畫變更之必要性及未來都市計畫規範事項進行說明。針對社會住宅之興辦,將持續聽取地方建議與服務需求,後續併同參酌地方意見,納入實際規劃內容綜合評估。

持續盤整公有潛力興辦基地

市府持續盤點閒置可利用公有土地資源,自土地開發效益、土地使用之優先性及區位條件等面向進行研析,並就基地規模、土地權屬、都市計畫現況與區位條件等項目,研議各項社會住宅興辦之精進措施。

市府訂有「臺北市市有資產供需整合審查原則」,並定期召開臺北市市有資產供需整合會議,針對可運用之市有資產定期檢視、媒合公務需求,增加興辦社會住宅潛力基地。經由供需平台機制之建立與盤點,將機關間之需求整合,本府都市發展局已於 113 年再爭取新增 2 處社會住宅潛力基地,分別為新興市場大樓及文山一分局木柵分隊基地,未來將透過房舍改建計畫興辦社會住宅。

持續檢討公益設施捐贈及獎勵回饋機制,鼓勵民間參與,補足市府興辦量能不足之處

為提升民間捐贈或回饋社會住宅誘因,市府於 112 年 3 月 21 日公告修正「臺北市都市更新建議優先提供社會福利設施及其他公益設施一覽表(現行名稱:臺北市都市計畫、都市設計及都市更新捐建公益設施項目一覽表)」,針對都市更新公益設施提供社會住宅之獎勵係數提升為 2,以提高民間捐贈誘因。

市府亦修正「臺北市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自治條例」第 80條之 2,調降優惠容積回饋予市府之比例,透過合理分配開發利得取得社會住宅(修正草案市府於 113 年 5 月 27 日函送內政部核轉行政院備案,刻由內政部審議中)。

針對 TOD 開發地區獎勵容積回饋及增額容積制度,市府於 111 年 5 月 24 日公告發布實施「修訂臺北市大眾運輸導向可申請開發許可地區細部計畫案」內,容積獎勵項目已包含「回饋公益設施空間」(含社會住宅),且增額容積部分亦配合市府社會住宅多元取得政策,於 112 年 8 月 7 日公告增額容積審查原則,設置回饋公益設施空間獎勵容積項目,鼓勵捐贈社會住宅及可負擔出租住宅得以較高倍數增購增額容積。

以公產資源為示範,推出「幸福住宅專案計畫」,盼透過公私協力模式,提升民間捐贈回饋意願

市府自 100 年推出公營住宅時期,即藉由優先運用公地參與都更分回房地作為公有出租住宅使用,如目前營運中之敦煌社會住宅、景文社會住宅等。因多數公有土地較不具開發規模,且與私有土地混雜,單獨開發並不具效益,故過去經評估如公有土地參與都市更新分回房地具一定戶數規模,即爭取納入興辦社會住宅,並訂有「臺北市公有土地參與都市更新分回納作社會住宅評估原則」及規劃設計基準需求。

惟由於住宅法所訂定之社會住宅入住對象較為多元,而民間開發案屬公、私混合型之住宅社區,故與民間開發商溝通規劃過程中,時有因未來入住對象、需求族群較不明確,而衍生相關規劃疑慮,進而亦降低民間開發商透過捐贈或回饋方式,提供社會住宅或可負擔住宅之意願。

基此,本府都市發展局經評估人口政策需求後,於 113 年 9 月推出「幸福住宅專案計畫」,明確定義公、私混合型住宅社區之入住協助對象為新婚與育兒家庭,期以公產資源進行示範,透過公私協力模式,補足社會住宅興辦量能,並藉由提供穩定居住協助,鼓勵青年婚、育。

第一階段已預計於 113 年 10 月底公告招租 4 處共計 156 戶之幸福住宅。此外,經盤點目前公地參與更新分回納入興辦標的之基地,尚有 8 處基地已進入施工階段,經與實施者洽詢興建規劃進度,將陸續於 116 年至 118 年完工,未來亦將依預定完工期程,納入本市「幸福住宅專案計畫」使用,提供新婚家庭及育兒家庭安居。
  

圖 4 臺北市幸福住宅專案計畫辦理目標

  

圖 5 幸福住宅專案計畫屋源及 113 年計畫辦理期程


社會住宅輪候制入住機制後續方向及期程

社會住宅輪候制入住機制經委託研究結果雖具推動行性,惟因輪候制積分規則涉及不同族群之需求特性,不同對象可適用之積分條件亦有差異,故委辦團隊就後續操作提出應以建置申請社會住宅之「統一登記平台」為基礎資料庫之具體建議,以利掌握社會住宅整體需求大數據,如
輪候分隊方式、積分方式等之重要評估依據,並作為後續輪候制具體機制設計重要基礎及準備程序。

因現行本府都市發展局及臺北市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針對社會住宅申請平台「臺北市政府安心樂租網」、「臺北市政府市民服務大平台」,主要仍係由民眾參考單一社會住宅或同一批招租之社會住宅資源,於期限內進行社會住宅申請,主要仍係以供給導向獲得相關基礎資料,恐難以掌握民眾對於整體社會住宅之需求區位、房型、家戶型態與社會經濟弱勢狀況。經本府都市發展局評估,倘建置「統一登記平台」,除可掌握民眾需求資訊、反饋於社會住宅政策規劃,亦可作為輪候制資源分配方式與積分設計之參考,有助於後續輪候制順利推動,故已規劃於 113 年底至 114 年持續與專業團隊研議建置「統一登記平台」,後續亦將就所獲之基礎資料,運用於輪候機制應規劃之屋源分配方式與積分規則之設計,建立可行之推動基礎,並持續與社會團體溝通爭取推動共識。

結語

市政建設是具有延續性,亦需接納地方不同需求意見,並透過市府團隊的努力持續精進。針對社會住宅的推動,面對大型公有土地稀缺之困難,市府自 112 年起已再盤點新增 5 處社會住宅興辦基地,並編列社會住宅之規劃設計預算,預計可於 115 年底陸續開工,增加本市社會住宅存量。

市府推動社會住宅至今,除以提供足量且可負擔之住宅資源為目標,期解決民眾居住負擔重、弱勢租不到、青年不敢生的居住議題,亦持續在社會住宅之興建、營運管理及制度規劃上進行精進,保障民眾居住權益,提供民眾適宜之居住選擇;後續市府將於兼顧品質及社會之期待,積極完成前已納入計畫推動興建中之社會住宅,長期持續透過盤點低度利用土地、公辦都更、公有房舍改建使用、公益設施捐贈、都市計畫回饋等,取得可負擔之公有出租住宅資源,持續開拓多元社會住宅取得管道,延續市政目標,落實民眾安居之願景。


〔簡報〕